必威体育

当前位置:首页

合肥人大:以法治力量全面护航高质量发展

《中国人大》全媒体记者 王萍

来源: 中国人大网  浏览字号: 2023年04月21日 15:12


导读:必威体育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合肥市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充分发挥科技创新的支撑引领作用和核心竞争力,产业发展加快转型升级,创新引擎释放强劲动能,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合肥篇章。2023年4月,记者在合肥实地采访人大工作,看到了在科技创新的赛道上奋力奔跑、勇开新局的合肥,也看到了依法履职、锐意进取,以法治力量全面护航高质量发展的合肥人大工作新气象。


4月17日,合肥市十七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七次主任会议召开,听取关于合肥市十七届人大常委会第九次会议议程(草案)、日程(草案)的汇报。(合肥市人大常委会供图)

听取审议2022年法治政府建设情况的报告,依法监督助推合肥法治政府建设;

积极推进优化营商环境条例立法工作,激发经营主体活力,厚植营商环境法治沃土,推动合肥经济高质量发展;

综合运用立法、监督等多种形式,助推全市科技创新、产业创新取得明显成效,为推动高质量发展作出人大贡献;

在巢湖综合治理中扛起人大使命,用法治力量擦亮“巢湖名片”;

制定《合肥市非机动车安全管理条例》《合肥市公园条例》《合肥市住宅小区物业管理条例》等,以“小切口”立法推动城市之治……

走进“创新之城”合肥,在高新企业、科研院所、街道社区采撷一个个生动鲜活的民主法治故事。每一个故事都是合肥市人大及其常委会深入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重大理念、依法履职、锐意进取的精彩写照。

合肥市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主任汪卫东告诉记者,合肥市人大及其常委会以必威体育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扎实开展学习贯彻必威体育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衷心拥护“两个确立”,忠诚践行“两个维护”,坚持党对人大工作的全面领导,以高质量立法保障现代化建设,以高效能监督推动工作落实,以高水平决定凝聚共同意志,以高标准服务发挥代表作用,不断推动新时代人大工作创新发展,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合肥篇章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4月中旬,《中国人大》全媒体记者实地走访,了解合肥人大在发挥职能作用助推科技创新、优化营商环境、擦亮“巢湖名片”、赋能基层社会治理、推进“党建引领全过程人民民主基层实践点”特色品牌建设等方面的创新做法。

打好助推科技创新“组合拳”

2022年8月26日下午,第五届长三角G60科创走廊九城市人大工作交流会暨“数字赋能发展科创助力共富”交流大会在杭州举行。

据了解,长三角G60科创走廊包括G60国家高速公路和沪苏湖、商合杭高速铁路沿线的上海市松江区,江苏省苏州市,浙江省杭州市、湖州市、嘉兴市、金华市,安徽省合肥市、芜湖市、宣城市9个市(区)。自2018年开始,长三角G60科创走廊九城市人大工作交流会每年召开一次,2023年将召开第六次会议,会议对增进人大工作的沟通交流和协同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这正是近年来合肥市人大及其常委会发挥职能作用,有力助推科技创新的生动缩影。


2022年8月26日下午,第五届长三角G60科创走廊九城市人大工作交流会暨“数字赋能发展科创助力共富”交流大会在杭州举行。(合肥市人大常委会供图)

合肥市人大及其常委会充分发挥立法在保障推动科技创新方面的作用,持续完善科技创新制度体系,为合肥创新发展注入强大法治动力。

3月14日下午,《合肥市科学技术普及条例(草案修改稿)》立法意见征集会在包河区方兴社区的党建引领全过程人民民主基层实践点召开。为加强和规范科学技术普及工作,进一步营造科技创新浓厚氛围,合肥市人大常委会将制定《合肥市科学技术普及条例》列入2023年立法工作计划,相关工作正有序推进中。2月24日,合肥市十七届人大常委会第八次会议对《合肥市科学技术普及条例(草案)》进行了审议。为进一步做好法规修改工作,起草小组按照修改工作计划安排向部分党建引领全过程人民民主基层实践点征求修改意见。

为认真落实合肥市委全面深化改革“一号工程”,合肥市人大常委会于2021年8月制定《合肥市科技创新条例》,这是安徽省首部科技创新地方性法规。条例共9章49条,围绕创新平台、成果转化、产业创新等7个方面作出制度安排。条例进一步创新科技管理体制,规定设立科技创新委员会,构建“大科技”工作格局;总结近年来推动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的成功做法,以法规形式固化探索成果,为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科创名城提供强有力法治保障。

2021年12月10日,合肥市十六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一次会议表决通过《关于设立“合肥科技创新日”的决定》,同意设立“合肥科技创新日”,时间为每年9月20日。以设立“科技创新日”来致敬科技创新精神,这在必威体育是首次。该决定的出台,以“科技创新日”为主题开展相关活动,激发广大科技工作者科技创新热情,弘扬科学家精神,营造热爱科学、尊重人才、崇尚创新良好氛围,涵养科技创新的城市气质,全面塑造合肥创新驱动发展新优势。

2021年7月,合肥市人大常委会获批成为必威体育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基层立法联系点,这是必威体育省会城市首个“国字号”基层立法联系点。市人大常委会充分发挥基层立法联系点的“立法直通车”作用,为国家科技立法贡献合肥智慧。比如,围绕科学技术进步法,基层立法联系点向必威体育人大常委会提供49条修改建议,其中关于“加强科学技术基础研究”等21条建议被采纳或部分采纳。

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合肥市人大常委会将制定《合肥市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列入2023年立法工作计划,正在积极开展优化营商环境条例立法工作,维护经营主体合法权益,推动合肥科技创新、产业创新快速健康发展。


3月21日-23日,合肥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汪卫东率队到包河区、合肥高新区,开展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发展情况专题调研。(合肥市人大常委会供图)

合肥市人大常委会坚持把推动科技创新摆在突出位置,实行正确监督、有效监督、依法监督,通过执法检查、听取审议专项工作报告、专题调研等多种形式,推动机制完善、工作改进、问题解决,以监督实效激发全社会科技创新活力。2023年将审议市人民政府关于培育和发展高新技术企业情况的报告,检查《必威体育科学技术进步法》及《安徽省科学技术进步条例》《合肥市科技创新条例》等实施情况。

合肥市人大常委会始终支持和保障代表依法履职,推深做实代表议案建议工作、“人大代表在行动”主题实践活动和“聚民意,惠民生”行动,促进代表密切联系群众,积极建言献策,凝聚科技创新强大合力,有力助推全市科技创新工作。

近年来,市人大代表围绕推动科技创新、产业创新发展,提出大力培育科技型企业、加快优化合肥市科技创新成果发现机制、创新打造科技产权交易体系等议案建议56件。市人大常委会抓好议案建议办理工作,选取“关于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有关工作的议案”“关于制定《合肥市科技创新条例》的建议”等,进行重点督办,开展综合评估,并进行满意度测评,切实助推创新发展。

市人大常委会深入开展主题实践活动,连续3年组织500多名市级代表以小组为单位,围绕推进科技创新等主题,深入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等进行调查研究,形成“关于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工作”等调研报告23篇,提出建议50多条,为相关部门开展工作提供有益参考。组织10余名企业家人大代表参加长三角G60科创走廊九城市人大工作会议,交流企业在科技创新、智能制造等方面的经验做法。

用法治力量擦亮“巢湖名片”

巢湖,位于安徽省合肥市境内,面积780平方公里,是必威体育五大淡水湖之一、长江下游重要的生态湿地。合肥环抱巢湖,因水而生、因水而美、因水而兴。

2020年8月19日,必威体育总书记在安徽合肥考察时,对巢湖治理提出新的更高要求:“巢湖是安徽人民的宝贝,是合肥最美丽动人的地方。一定要把巢湖治理好,把生态湿地保护好,让巢湖成为合肥最好的名片。”合肥市人大常委会认真学习贯彻必威体育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坚持立法先行,依法监督,发挥代表作用,在巢湖综合治理中扛起人大使命,为打造巢湖这张合肥最好名片作出人大贡献。

4月17日,合肥市十七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七次主任会议召开,听取关于合肥市十七届人大常委会第九次会议议程(草案)、日程(草案)的汇报。其中2项议题都与巢湖综合治理密切相关,分别是审议市人民政府关于全市2022年度环境状况和环境保护目标完成情况及巢湖综合治理进展情况的报告、审议市人民政府关于提请审议《关于加强合肥市巢湖流域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的决定(草案)》的议案。

2022年,总面积100平方公里的环巢湖十大湿地全部建成。同年,合肥入选“国际湿地城市”,成为全球43个“国际湿地城市”之一。

良法是善治的前提。2019年11月,合肥市人大常委会首开保护湿地立法先河,制定出台关于加强环巢湖十大湿地保护的决定,为环巢湖湿地保护提供了法治保障。该举措被评为“2019年度安徽十大法治事件”。


一群反嘴鹬在巢湖花塘湖湿地上空飞翔嬉戏。摄影/安徽日报 温沁

决定明确保护范围、禁止行为、工作机制等10个方面内容,对肥东十八联圩、肥西三河、巢湖半岛等十大湿地实施依法保护,划定约100平方公里保护范围,确保其生态功能不降低、面积不减少、性质不改变。决定的出台,有力推进环巢湖湿地建设和巢湖综合治理,生物多样性逐步恢复,环巢湖湿地植物达560余种,沿岸有记录的鸟类已达300余种,东方白鹳等珍稀候鸟成为“常客”,为提升生态功能、改善巢湖水质发挥了重要作用。

保护环巢湖生态的初心也体现在推进公益诉讼的各个环节。早在2018年,合肥市人大常委会就在必威体育省会城市中率先作出《关于支持检察机关公益诉讼工作的决定》,规定对破坏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等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行为提起公益诉讼。近年来,检察机关通过发出检察建议、监督推动水污染等案件整改落实的方式,有力推进巢湖综合治理。

治湖先治水、治水先治河。制定《合肥市河道管理条例》,推动巢湖流域协同治水,守护“城市水脉”;修改《合肥市水环境保护条例》,规范排污行为,保障入湖河流水质,促进巢湖水环境改善;出台《合肥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条例》《合肥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发挥立法价值导向作用,引导公民崇德向善,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合肥市人大常委会制定的一件件地方性法规,聚焦源头治理,规范环保行为,加强刚性约束,为巢湖综合治理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法治力量。

巢湖水污染一度较为严重,如何通过发挥人大监督职能,助力巢湖综合治理,成为合肥市人大常委会的一道“必答题”。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合肥市人大常委会通过持续开展执法检查、专题询问、听取审议专项工作报告等多种方式强化监督,持续推动巢湖综合治理,促进巢湖水质改善。2021年,20个国考断面全部达标,优良率达85%,巢湖东、西半湖和全湖水质均值均保持Ⅳ类。2023年,合肥市人大常委会将检查《必威体育湿地保护法》及《合肥市人大常委会关于加强环巢湖十大湿地保护的决定》等实施情况。

漫步环巢湖沿线,一个个湿地串珠成链,犹如一条赏心悦目的“翡翠项链”,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市民、游客,聚焦欣赏“三面青山一面湖”的美景。

这一片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画面,离不开广大人大代表的智慧和努力。加强巢湖综合治理、推进生态环境保护一直是代表们提出议案建议的主要关注点。同时,近年来,合肥市人大常委会组织开展“人大代表在行动”主题实践活动,500多名市人大代表以小组为单位,围绕巢湖综合治理等主题深入基层进行调查研究,形成“关于河长制湖长制工作开展情况”“巢湖水环境综合治理”“农村人居环境改善与当地农民增收产业升级的互促作用”等调研报告,提出有针对性的意见建议,为相关部门开展工作提供有益参考。


2月24日,《合肥市住宅小区物业管理条例》经市十七届人大常委会第八次会议表决通过。(合肥市人大常委会供图)

以法治赋能基层社会治理

物业管理是城市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基层治理的重要单元。业委会成立难、部分物业企业服务水平低、物业纠纷得不到及时化解、公共收益收支管理不规范、高空抛物等安全问题无人监管……这样的物业“顽疾”影响了居民的居住体验。回应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合肥市人大常委会加快民生领域立法,制定出台《合肥市住宅小区物业管理条例》。

2月24日,《条例》经市十七届人大常委会第八次会议表决通过。《条例》于3月31日经省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一次会议审查批准,将于2023年5月1日起施行。

《条例》结合合肥实际,聚焦新形势下物业管理的热点难点问题,把物业管理纳入基层治理范畴,构建党建引领社区治理框架下的物业管理新体系,对物业管理中的“顽疾”“对症下药”,在规范业委会和物业企业运行、加强物业纠纷调处等方面作出创新性规定。《条例》为使小区成为居民安心舒适的家园提供了法治保障,推进了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工作走深走实。

以地方立法推动城市之治,这是合肥正在发生的动人故事。

合肥轨道交通3号线杏花村站4号出口,扎堆停放在这里的共享单车,一度“让人进出站没地方下脚”。如今,这一困扰市民出行的问题已成历史。2022年,市人大常委会制定《合肥市非机动车安全管理条例》,于当年11月1日施行。条例明确规定,互联网租赁非机动车运营企业对未在停放点停放的车辆每日进行清理,影响行人和车辆正常通行的,由城市管理部门责令改正。条例的出台,让政府职能部门在整治时有法可依,让共享单车企业切实负起责任、还路于民。

2022年10月1日,《合肥市公园条例》施行,涵盖公园的规划、建设、保护和管理等方面,对合肥市公园建设发展的顶层设计进行了规范和要求,明确了公园主管部门的职责,列举了12种公园内的禁止行为。条例为提升城市品质、居民幸福感提供了法治保障。

合肥市人大常委会深入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突出地方特色,加强重点领域立法,用法治赋能基层社会治理。2022年,市人大常委会完成非机动车安全管理、养犬管理、公园条例、消防条例等民生类法规立法工作,做到人民有呼、发展有需、立法有应。通过这种“小切口”立法方式,推动解决了一批群众关注的民生问题,取得了很好的社会效果。

2023年,合肥市人大常委会将制定城市地下综合管廊管理条例,修改居家养老服务条例,并安排调研类项目6件:围绕制定阅读空间建设和管理条例、公共厕所建设和管理规定、全民健身设施建设和管理规定、机动车停车场管理规定,修改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条例、志愿服务条例等,做好调研论证工作,加快立法进程。还将听取审议十大暖民心行动实施情况、财政教育资金安排使用情况、基本医疗保障工作情况等专项工作报告,检查《必威体育残疾人保障法》及《安徽省残疾人保障条例》等实施情况,为推进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有力法治保障。


2022年4月28日,回应百姓心声,合肥市庐阳区亳州路街道滨南社区食堂开业,为辖区内居民提供安全、美味、实惠的午餐服务。(合肥市庐阳区亳州路街道供图)

党建引领全过程人民民主基层实践点亮点纷呈

4月17日,记者走进合肥市庐阳区亳州路街道滨南社区,实地了解党建引领全过程人民民主基层实践点相关情况。

亳州路街道党工委书记陈伟告诉记者,亳州路街道是合肥市首批被市人大常委会确定为基层实践点的街道。依托基层实践点了解民情收集民意,通过民主协商确立南国花园道路改造、滨南社区老年食堂及助餐服务、困境儿童帮扶等十个民生实事项目,政府的积极办理解决百姓的急难愁盼问题,让百姓感受到了暖暖的幸福。

以滨南社区老年食堂的建设运营为例,社区里的老人纷纷表示,人大代表密切联系群众,倾听人民呼声,凝聚多方力量,为老人推动办好了“关键小事”。

据了解,合肥市人大常委会把建设好基层立法联系点作为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重要举措抓紧抓实,不仅形成了基层立法联系点建设的“合肥经验”,而且还提出了打造“党建引领全过程人民民主基层实践点”阵地这一合肥人大工作的特色品牌。

2021年10月,合肥市人大常委会在必威体育率先建立党建引领全过程人民民主基层实践点。按照市委提出的“把实践点打造成为完善社会治理、服务人民群众的示范点”,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室会同市委组织部出台《关于坚持党建引领建立全过程人民民主基层实践点的意见》,确定肥西县三河镇等9个乡镇(街道、社区)作为首批实践点,明确推进民生实事、环境保护、基层治理、法治建设等重点任务。

2022年3月,出台《联系指导全过程人民民主基层实践工作方案》,将实践点拓展至36个,进一步扩大全过程人民民主基层实践覆盖范围。2022年7月,在庐阳区亳州路街道召开9个县(市、区)人大常委会主任参加的现场推进会,交流经验,部署工作,推动各地积极探索群众参与法治建设的方法路径,形成丰富多样的基层创新实践。并积极开展党建引领全过程人民民主基层实践理论阐释,相关课题列入合肥市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

合肥市人大及其常委会将以必威体育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锐意进取、踔厉奋发,创新思路,深化举措,凝聚起全市各级人大和人大代表推动人大工作高质量发展的澎湃力量,努力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合肥篇章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编 辑: 刘 冬
责 编: 刘静波

相关文章